-
空调使用季,警惕"隐形杀手"!
2025-06-06 -
2025世界防治肥胖日与全民营养周双启幕---科学减重,健康中国,我们在行动!
2025世界防治肥胖日与全民营养周双启幕 ---科学减重,健康中国,我们在行动! 引言:肥胖与营养——关乎全民健康的“必修课” 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5月17-23日将迎来我国第十一届“全民营养周”。两大健康主题的叠加,传递出全球和我国对肥胖问题及全民营养健康的深切关注。作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营养科,龙岩市第二医院呼吁公众:肥胖不仅是体型问题,更是威胁健康的“隐形杀手”;而科学营养与合理运动,是解锁健康生活的“金钥匙”。 一、肥胖:一场需要全社会参与的“健康保卫战” 1. 肥胖的“系统危机” 肥胖已被定义为慢性代谢性疾病,与遗传、饮食、运动、心理等多因素相关。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超重及肥胖人口已突破40亿,中国成人超重率高达34.3%,肥胖率16.4%。肥胖不仅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风险,还与癌症、骨关节病等密切相关。 2. 破除误区:肥胖≠“意志力薄弱” 肥胖的成因复杂,涉及激素调控、环境压力、食品营销等多重系统问题。例如,高糖高脂的“超加工食品”易引发食欲失控,而快节奏生活导致的运动不足进一步加剧能量失衡。 3. 科学防治:从个人到系统的行动 - 个体层面:每日步行6000步、减少含糖饮料、用小餐具控制食量等“微行动”可逐步改善。 - 社会层面:医疗机构需加强肥胖诊疗,社区应普及健康知识,政策需推动食品标签规范化。 二、全民营养周:吃动平衡,全民行动 2025年全民营养周以“吃动平衡 健康体重 全民行动”为主题,倡导从“吃”与“动”入手,构建健康生活方式。 1. 吃:膳食指南的“黄金法则” - 多样化饮食: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增加深色蔬菜、全谷物及豆类。 - 控油盐糖:烹调油每日≤30克,盐≤5克,警惕“隐形盐”(如酱油、零食)。 - 营养标签解读:学会识别“0糖≠无糖”“低脂≠低热量”,避免营销陷阱。 2. 动:科学运动的“三原则” - 有氧+力量结合: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搭配力量训练提升代谢。 - 碎片化运动:利用碎片时间爬楼梯、深蹲,积少成多。 - 趣味化参与:通过家庭运动打卡、社区健身活动,让运动成为习惯。 三、全民营养周预热:三甲医院营养科的“健康行动” 龙岩市第二医院将于5月19日启动系列科普活动:义诊咨询:免费提供个性化减重咨询;公益讲座; 互动体验;膳食搭配、健康餐盘展示,教您“吃出健康”。 健康中国,从“知营养、会运动”开始。防治肥胖、倡导营养健康,需要每个人的参与。让我们以科学为舵,以行动为帆,共同迈向“健康中国”的目标!
2025-05-09 -
【世界帕金森病日】二院神经医学中心:多次精准治"颤" 让生命不再害"帕"
2025-04-11 -
“全国爱肝日”--带您了解肝脏的奥秘
2025-03-17 -
小心!你的视网膜可能要掉了!
2025-03-07 -
龙岩市第二医院健康科普/“诺如病毒”预防知识宣传
一、诺如病毒简介 诺如病毒是一种肠道病毒,主要引起急性胃肠炎,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该病毒变异快、环境抵抗力强,且感染剂量低,因此很容易在人群间造成传播,是引起非细菌性腹泻暴发的主要病因。全人群普遍易感诺如病毒,且感染后免疫保护时间短,可能反复感染。 二、诺如病毒的传播方式 诺如病毒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传播: 1. 消化道传播:摄入被患者粪便或呕吐物污染的食物、水源,或者接触被这些污染物污染的物体表面(如门把手、玩具等),再接触口鼻或揉眼睛,都有可能导致感染。 2. 接触传播:与患者共用餐具、亲密接触(如照料者)或接触污染衣物,也可能导致感染。 3. 呼吸道传播:患者的呕吐物里含有病毒,在空气流通较差的地方呕吐后,空气里短时间内会有气溶胶状态的病毒,其他人可能会通过吸入途径感染诺如病毒。 三、诺如病毒感染的症状 诺如病毒感染后,症状通常在摄入病毒后12~48小时出现,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和呕吐,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儿童患者以呕吐为主,成人患者以腹泻为主。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主要表现为自限性疾病,病情轻微,通常持续2~3天,预后良好。但个别老人或孩子可能症状较重,持续时间较长,甚至可能出现脱水症状。 四、诺如病毒的防控措施 1. 加强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手卫生习惯是预防诺如病毒感染和控制传播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应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特别是在如厕后、进食前、准备食物前等关键时机。同时,避免徒手直接接触即食食品。 2. 注意饮食安全:喝开水、吃熟食,生吃瓜果要洗净。不吃生的或半生的食物,特别是食用贝类等海、水产品时要蒸熟、煮透。牡蛎等双壳贝类可以富集海水中的诺如病毒,为高风险食物,应谨慎食用。 3. 环境消毒:化学消毒剂是阻断诺如病毒通过被污染的环境或物品表面进行传播的主要方法之一。最常用的是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等。在处理患者的呕吐物、排泄物等污染物时,应使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并遵循正确的消毒方法。同时,定期对公共场所如教室、宿舍、食堂、卫生间等进行清洁及消毒。 4. 病例管理:一旦发现诺如病毒感染病例,应立即进行隔离治疗,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疫情报告和防控措施。患者症状完全消失后72小时方可复课或复工。对于隐性感染者,也应进行居家隔离观察,直至检测结果转阴。 5. 健康教育:对公众进行诺如病毒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防病意识和健康素养。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应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五、注意事项 1. 避免滥用抗生素:诺如病毒为病毒感染,抗生素无效且可能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因此应避免滥用抗生素。 2. 正确处理污染物:在处理患者的呕吐物、排泄物等污染物时,应做好个人防护,避免直接接触污染物。处理完毕后,应彻底洗手并消毒相关物品和区域。 3. 及时就医:若患者出现严重症状或持续时间较长,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情况。 通过加强个人卫生、注意饮食安全、环境消毒、病例管理以及健康教育等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诺如病毒的传播。让我们共同携手,做好防护措施,加强预防,积极锻炼,共同呵护自身及家人健康成长! 供稿人:公共卫生科刘远铭 综合编辑:黄榕
2025-03-06 -
[公共卫生健康科普]:科学防控 远离疟疾--疟疾防治知识全知道
疟疾是全球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每年导致数十万人死亡,其中大部分是儿童和孕妇。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仍有约2.49亿疟疾病例,约60.8万人因此丧生。尽管我国已实现“零本土病例”的目标,但输入性疟疾风险依然存在。科学认识疟疾、掌握预防方法,是保护自己和家人。 一、什么是疟疾? 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的寄生虫病,俗称“打摆子”。 传播途径:雌性按蚊叮咬是主要传播方式(占99%),极少数通过输血或母婴传播。 症状特点:周期性发冷、高热、出汗,伴随头痛、乏力,严重时可引发贫血、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高发地区:非洲、东南亚、南美洲等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是我国输入性疟疾的主要来源。 二、疟疾预防:防蚊是关键 预防疟疾的核心是切断传播链,避免蚊虫叮咬和规范使用预防药物。 1. 防蚊措施 物理防护: 使用长效驱蚊蚊帐(经杀虫剂处理),睡觉时确保四周密封。 穿浅色长袖衣裤,裸露皮肤涂抹含避蚊胺(DEET)或派卡瑞丁的驱蚊剂。 环境治理: 清除家中及周边积水(如花盆、轮胎、水桶),破坏蚊虫孳生地。 安装纱窗纱门,必要时使用电蚊拍或灭蚊喷雾。 2. 药物预防 适用人群:前往疟疾流行区的旅行者、务工人员等高风险人群。 用药原则: 出发前咨询疾控部门或旅行医学门诊,按医嘱服用抗疟药(如多西环素、氯喹等)。 需在抵达疫区前1-2周开始服药,离开后继续服用4周,不可随意停药。 注意:抗疟药需医生指导,部分人群(如孕妇、肝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用药方案。 三、怀疑感染疟疾怎么办? 1. 及时就医 若在疟疾流行区居住或旅行后出现发热、寒战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并告知旅行史。 2. 诊断与治疗 确诊需通过血涂片检测或快速诊断试剂(RDT)。 早期规范使用青蒿素类药物(如双氢青蒿素哌喹片)可有效治疗,避免延误导致重症。 3. 禁忌行为 切勿自行服用退烧药掩盖症状,或购买“偏方”治疗。 输入性疟疾可能被误诊为感冒,需主动提醒医生流行病学史。 四、破除误区,科学应对 误区1:“得过疟疾就有免疫力。” 疟原虫有不同种类(如间日疟、恶性疟),感染一种不意味对其他类型免疫。 误区2:“疟疾疫苗能完全预防感染。” 目前全球唯一获批的疟疾疫苗(RTS,S/AS01)保护率约30%-40%,需配合其他措施。 误区3:“寒冷地区没有疟疾风险。” 按蚊叮咬是传播核心,但输入性病例可能通过感染者血液传播。 五、全球行动,终结疟疾 WHO提出“2030年全球疟疾发病率和死亡率降低90%”的目标,我国通过援助非洲抗疟项目、推广青蒿素疗法等为全球贡献力量。每个人可通过以下方式参与: 前往疟疾流行区前主动学习防护知识。 支持社区灭蚊行动,参与公益宣传。 海外归国后若出现症状,及时就医并配合流行病学调查。 疟疾可防可控,关键在于科学认知与积极行动。无论是出国工作旅行,还是日常生活中,提高警惕、做好防护,我们就能远离“蚊虫杀手”,守护健康未来!
2025-02-26 -
科学预防流感,共享健康生活
2025-02-13 -
冬日健康义诊进白沙,市二院服务群众暖人心
冬日健康义诊进白沙,市二院服务群众暖人心 2025-01-20 10:34·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要求,坚持“四个面向”,积极服务“健康中国”战略,保障人民生命健康,2025年1月18日龙岩市第二医院肿瘤内科党支部联合多个优秀医疗团队,前往白沙镇中心卫生院开展义诊活动,旨在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防病意识、治病意识,让居民群众了解并掌握基本健康知识,做到疾病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同时,让基层群众享受到更便捷、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增进群众健康福祉,满足群众实际需求。 来自龙岩市第二医院肿瘤内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感染科、骨科、肝胆外科、泌尿外科、康复科、超声科、心电图室等多个科室共计20余名医护人员组成的专家团队参加了此次义诊活动。义诊现场前来咨询和就诊的居民络绎不绝。专家们对前来问诊的居民采取一对一接诊,对前来咨询的居民耐心解答,引导公众远离不良生活习惯,建立健康生活方式。 义诊现场还开展了为当地居民免费测血压、测血糖、超声检测、心电图、前列腺癌筛查等检查活动。 同时,PICC专科护士曹丽梅主管师护师为白沙卫生院的医护人员带来了一场关于PICC相关知识的精彩培训。培训内容涵盖了PICC护理中极为关键的几个环节,包括冲管、封管以及输液接头消毒等。曹丽梅主管师护师凭借其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深入浅出地为医护人员讲解了每一个操作步骤的要点和注意事项。此次培训不仅提升了白沙卫生院医护人员对PICC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规范了他们的操作流程,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保障患者的输液安全。 此次义诊活动共接诊、服务群众80余人次,让当地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市级医院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解决了部分基层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帮助更多群众认识到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 龙岩市第二医院肿瘤内分泌党支部将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继续深入基层、深入社区、深入群众,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努力为闽西百姓健康贡献力量。 供稿:谢 超 编辑:黄 榕 审核:黄哲明 监制:余太秀
2025-01-21 -
换季天寒,小心肺炎找上门
2024-11-22 -
精准治疗,市二院助你“好孕”成真
2024-11-14 -
正确认识癌症,不再“谈癌色变”
2024-11-08 -
健康行动在漳平!市二院“三下乡”义诊集中服务活动
2024-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