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肿
发布日期: 2019-03-01 来源:龙岩市第二医院

患者姓名:李某       性别:           出生日期:

就诊日期: 2018.11.20     初诊、复诊       发病节气:

 

 

主诉:反复全身浮肿 5年。

现病史:患者 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浮肿,遇寒冷而加剧,曾经西医诊断为粘液性水肿,多方求治无效。辰下:患者全身浮肿,以颜面部为甚,伴恶寒,肢体沉重疼痛,无汗,胸脘痞满,小便不利,大便常秘,纳可,精神欠佳。舌淡苔白滑,脉浮紧。

既往史:慢性乙型肝炎病史,长期服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否认 “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及家族遗传病史。

过敏史: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

体格检查:神志清,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 -),腹平软,移动浊音阴性,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无叩痛。全身及颜面轻度凹陷性水肿。舌淡苔白滑,脉浮紧。

辅助检查:( 2018.11) 肝功正常,腹部彩超:肝实质回声密集,余无明显异常。

中医诊断:水肿

证候诊断:寒湿郁表

西医诊断: 1.粘液性水肿2.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法:散寒祛湿,消肿利水

    方:麻黄加术汤加减

   麻黄 12克、 桂枝9克、 杏仁10克、 炙甘草3克、 苍术10克 茯苓15 白术15 ×3剂。同时继续服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

二诊:服上方后浮肿基本消退,诸症明显好转,舌淡苔白滑,脉弦紧。予苓桂术甘汤 ×5剂,

三诊:上述症状消失。

心得体会:

    本病在《内经》中称为 “水”,并根据不同症状分为风水、石水、涌水。《素问·至真要大论篇》又指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可见在《内经》时代,对水肿病已有了较明确的认识。《金匮要略》称本病为“水气”,按病因、病证分为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黄汗五类。又根据五脏证候分为心水、肺水、肝水、脾水、肾水。

本案所治的水肿,属于《金匮要略》中 “水气病”的范畴。麻黄加术汤是张仲景用来治疗“湿家,身烦疼”的一张方剂,具有发散寒湿的治疗作用。麻黄加术汤案有“无汗”、“苔白滑”、“脉浮紧”之述,结合患者症状,明有表寒夹湿,故以麻黄发散表寒,苍术化湿,则其肿自愈;在《水气病篇》中,张仲景并没有提出麻黄加术汤这一治法,为什么在此却用本方治疗?患者全身浮肿,但以颜面部为甚,张仲景在论治水气病时提出:“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麻黄汤为发汗之剂,所以用来发汗以消肿。此其一;本案除了浮肿外,还见有明显的肢体沉重疼痛,恶寒无汗,舌苔白滑等寒湿在表的症状,符合麻黄加术汤所治寒湿郁遏卫阳这一病机,此其二;服用麻黄加术汤后,不但能够发散在外的寒邪湿气,而且可以宣畅肺气,恢复肺的治水功能,使其通调水道,下输膀胱,驱湿邪从小便而出,此其三。所以,临床审证施治,贵在证机相符,方证合拍,切不可拘泥而失其变通之义。


附件下载

©版权所有龙岩市第二医院闽ICP备16035881号-1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