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水2
发布日期: 2019-02-25 来源:龙岩市第二医院

患者姓名:陈某        性别:          出生日期: 55岁

就诊日期: 2018年3月 25日 初诊      发病节气:

 

主诉:上腹部饱胀半年,加重 1月。

现病史:半年前因腹胀腹泻于当地医院求治,确诊为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腹水,经中西医治疗,病情尚平稳。 1月前上腹部饱胀加重,查甲胎蛋白增高(450μg/L),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较正常值偏高;B超检查示:1.肝癌(原发性),肝硬化,腹水大量。2.脾肿大。3.胆囊继发性改变。刻下症见:心慌气短,下肢浮肿,饮食尚可,大便溏泻,日解3~5次,无脓血;舌红嫩多齿印,苔黄滑,脉沉细。

既往史:有糖尿病、 高血压病、脑梗死病史;目前每日用 16IU胰岛素,血糖控制良好。测血压140/90mmHg;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

体格检查:神志清,扶入诊室,恶液质,腹膨隆,肝未满意扪及,脾于肋下可及 4横指,腹水征阳性,腹围88cm,下肢凹陷性浮肿。舌红嫩多齿印,苔黄滑,脉沉细。

辅助检查: AFP>400ug/L。B超示:1.肝癌(原发性),肝硬化,腹水大量。2.脾肿大。3.胆囊继发性改变。

中医诊断:鼓胀

证候诊断:肝郁脾虚

西医诊断: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腹水

    法:疏肝健脾,利水通络抗癌

    方:鳖甲煎丸加减

炒柴胡、黄芩、木香、泽泻各 5g,炙鳖甲、川桂枝、赤白芍、猪茯苓、白术、蓬莪术、半枝莲、白花蛇草各10g,陈瓢15g,苡仁20g。×7剂,水煎服,1 剂/d,早晚两次分服。

二诊:腹胀减轻,食纳增多,大便正常,行动如常,随症加减,继服 3个月。

三诊:腹胀消,饮食佳,舌淡苔薄白脉缓滑。腹软,肝未及,脾于肋下及 2横指,腹水征阴性,腹围70cm。复查AFP示330ug/L,B超示肿块缩小。    

心得体会:

本例患者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肝腹水,孙老认为本病以虚为主,癌肿消耗大量营养,临床上常出现脾虚症状,张仲景云: “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故治疗当扶正以抗邪、祛邪,通过疏肝健脾以利水消癥,同时亦可平衡机体内环境,消除体内产生癌肿的发病机制;若重用攻伐之剂则更伤真气,反使病情加重。故用鳖甲煎丸加减,方中鳖甲、柴胡柔肝疏肝,五苓散健脾化湿利尿,配合蓬莪术、蛇舌草化瘀抗癌,陈瓢利水消肿,苡仁、半枝莲既抗癌又利水。尤须指出的是鳖甲、蓬莪术二味,能补肝柔肝,入肝搜邪,软坚散结,抑制肝脏结缔组织增生,是本病之要药。    

肝硬化腹水属祖国医学 “臌胀”之“水臌”范畴,系中医“风、劳、鼓、膈”四大疑难杂证之一。其成因不一,缠绵反复,变化多端,虚实错杂。初起气结在经,久必血伤入络,累及肝脾,迁延至肾,三脏功能彼此失调,导致气机郁滞,水湿内停,瘀血阻络,气、血、液相互交结,演进而成臌胀。临证时当在虚实错杂中抓住主要矛盾,“扶正兼祛邪,驱邪勿忘扶正”。综观孙老治疗肝硬化腹水验案,有以下特点:

1.辨证识病,病是疾病全过程临床反映的综合,证是疾病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不同表现,二者结合贯通,辨证识病,有利于全面诊治疾病。如临床上,肝硬化可见脾虚、肝肾阴虚、肝脾两虚等不同证型;究其病因,则有血吸虫性、肝炎后、酒精性、心源性以及其他疾病合并的肝硬化。明确其疾病、证型后,治疗方能有的放矢。2.急则治标,腹水期当以治水为先,主张在健脾柔肝益肾、化湿利水、分别清浊基础上,佐以行气活血消癥,偶然亦合以西药利尿剂,遵循“衰其大半而止”的原则,短程间歇用药,攻补兼施。做到承古法而不泥古方,圆机活法,应付自如,取得满意疗效。3.缓则固本,肝硬化腹水是各种慢性肝病继续发展的结果,气滞、血瘀、水停的原因皆在于肝脾肾的损伤,腹水前期重点在肝,久则肝脾皆伤,腹水后期重点在脾肾,先后天之本不固,因此腹水消退不显时当扶正固本,通过健脾、疏肝、补肾,促使“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病势回转向愈。4.病久多瘀,故须活血搜剔,肝为刚脏,同时又能藏血、调血,体阴用阳,故肝病日久常血伤入络,在治疗肝硬化腹水过程中,以活血化滞、祛瘀生新贯穿其中。养血柔肝,使肝血充足,肝得血濡,不仅有软肝缩脾之功,而且有恢复肝主疏泄之效,对顾护肝体,畅达肝用,促进肝细胞恢复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用药上孙老多选当归、丹参、鸡血藤之类有养血益阴双重功效之品,而香燥之理气药乃肝病所忌5.重视后天,孙老在《内经》“人以胃气为体”和仲景“四季脾旺不受邪”、“保胃气,存津液”的学术思想指导下,并深受李东垣、叶天士等前贤的影响,重视后天,认为扶正才能祛邪,这是孙老在治疗肝硬化腹水过程中,融合诸家精粹,自成一体的学术见解。《沈氏尊生》云:“臌胀病根在脾”。《证治准绳》亦云:“补肾不如补脾”。这些都充分强调了脾胃在肝硬化腹水治疗中的重要地位。临床上孙老始终重培补脾胃,根据气、血、液的偏胜偏衰、脏腑功能的强弱,以调理脾胃贯穿其始终,辅以活血养肝,行水消浊,擅用健脾、理脾、醒脾之品,每获佳效。


附件下载

©版权所有龙岩市第二医院闽ICP备16035881号-1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