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姓名:方某某 性别: 男 出生日期:43岁
就诊日期:2019年5月14日 初诊 发病节气:
主诉:胃脘部胀痛年余。
现病史:患者因平素工作繁忙,饮食不规律。1年前饮食不慎后出现胃脘部胀痛,反复,伴嗳气、返酸,无腹泻呕吐,外院胃镜检查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经治疗后症状仍反复,故特来求诊。辰下:胃脘胀痛,身困乏力,大便稀,日2次,纳一般,余尚可。
体格检查:神清,形体稍胖,皮肤黏膜无明显黄染,全身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查体未见异常,腹软,肝脾未触及,无压痛、反跳痛。未见肝掌及蜘蛛痣。舌淡红苔薄白,脉沉。
辅助检查:肝功能: ALT 218U/L,AST 136U/L,余大致正常;腹部彩超示:肝实质回声密集;轻度脂肪肝。
中医诊断:胃脘痛病
证候诊断:脾胃虚弱、肝气犯胃
西医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
治 法:疏肝理气,健脾和胃。
处 方:疏肝醒脾汤加减
柴胡9g,白芍9g,党参15g ,陈皮12g,木香6g,木瓜9g,藿香15g,厚朴10g,麦芽12g,茯苓20g,莲子20g,薏苡仁20g,甘草3g ×7剂,日1剂,水煎,早晚饭后40分钟温服。
并嘱其规律饮食,清淡饮食为主,不熬夜,坚持锻炼。
二诊(2019.5.21):胃胀时痛,余症有缓,大便稀溏,日1次,舌淡红苔薄白,脉沉,上方加炒扁豆20g,14剂,煎服法同前。
三诊(2019.6.4):药后症缓,胃痛偶作,乏力缓解,大便软烂,日1次,舌淡红苔薄白,脉沉,上方加山楂20g,党参改20g,14剂,煎服法同前。药后胃脘胀痛未作,余症悉除,续与上方加减调治月余。随访半年,胃脘痛未在发作。
心得体会:
古典医籍中对本病的相关论述始见于《内经》,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谓:“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本案患者饮食不慎,损伤脾胃,发为胃脘痛;平素工作繁忙,精神紧张,致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胃失和降,亦发为胃脘部胀痛;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乏源,故见身困乏力、食少纳差;脾虚水湿不得运化,下注肠间,则为便溏。结合舌脉,四诊合参,符脾胃虚弱、肝气犯胃之证。吾师治以疏肝理气,健脾和胃,方拟自拟方疏肝醒脾汤加减。此方为四逆汤合四君子汤加减 。
方中柴胡功擅条达肝气而疏郁结,白芍与柴胡配伍,可柔肝缓急止痛;党参健脾补气;木香、藿香理气行滞而和胃;木瓜和胃健运,合茯苓、莲子、薏苡仁健脾利湿;陈皮、麦芽健脾理气,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疏肝理脾,和胃止痛之功。
二诊胃胀时痛,余症有缓,舌脉基本同前,效不更方,上方加炒扁豆健脾化湿。三诊胃痛偶作,加山楂20g,党参改20g继续加大健脾益气之功。脾胃得补,肝气得疏,则肝气犯胃相乘之势可逆,再服月余胃痛顽疾乃告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