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部不适
日期:2019-06-18 来源:龙岩市第二医院 编辑:黄哲明

患者姓名:张某              性别:        出生日期:31岁

就诊日期:2018年8月14日   初诊            发病节气:

主诉:咽部不适3个月。

现病史:患者3月前外感后出现咽部不适,病初伴见咳嗽,有痰,无发热,无鼻塞流涕,予服药(具体欠详),咳嗽好转,仍觉咽部不适,常清嗓,喉中有痰不易咯出,痰色淡黄,声音嘶哑,故转诊我院门诊。刻下:咽部不适,有痰,声嘶,纳可,寐欠安,大便日1行,偏干,小便自利。

既往史:素体健康,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及家族遗传病史。

过敏史: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

体格检查:神清语利,皮肤粘膜无明显黄染,全身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咽稍红,双侧扁桃体无肿大,咽喉壁可见滤泡增生;心肺查体未见异常;腹部柔软,按之不坚,肝脾肋下未触及,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双下肢水肿。舌淡苔薄白,脉濡滑。

辅助检查:暂缺。

中医诊断:喉痹。

证候诊断:脾虚肺热,邪入少阳。

西医诊断:慢性咽炎

   法:和解少阳,兼清肺热 

   方:小柴胡汤合泻白散加减:

柴胡15 g,黄芩15g,党参15g,法半夏12g,桑白皮12g,地骨皮15g,甘草3g,×5剂,自备生姜、红枣各3g,水煎服,日1剂。

2018年8月21日二诊:服药后咽部不适有减轻,无咳,痰减少,声嘶,大便正常。舌淡苔薄白,脉浮滑。证属虚人外感,现表证已解,仍有痰阻,方选补中益气汤去当归加二陈:

黄芪15g,北柴胡15g,炒白术15g,党参15g,陈皮15g,升麻15g,甘草6g,桔梗15g,半夏12g,茯苓15g,5剂,煎服法同前。

治疗效果:诸证缓解。

心得体会:

慢性咽炎是临床中常见病症,主要以咽部不适、咽干咽痒、干咳有痰为主要表现,可见咽喉壁滤泡增生,有异物感,常反复发作,病程长。本病患者以“咽部不适”为主诉,伴见咳嗽、有痰、声嘶,辨证当属“喉痹”范畴,结合舌脉为脾虚肺热,邪入少阳。咽喉是司饮食、行呼吸、发声音的器官,上连口腔,下通肺胃,又是经脉循行的要冲。咽位置在后,接于食道,直贯胃腑,为胃之系;喉在前,连于气道,通于肺脏,为肺之系;又脾经上行挟食道两旁,循经咽喉连于舌,肝经循喉咙入鼻咽部,肾经循喉咙,挟舌本。故咽部之病,常与肺胃肝脾肾有关。本病患者为外感之后,外邪入侵,首先犯肺,咽为肺之门户,故首先受邪,见咽痛、咽干、咽痒之症;失治误治,表邪未解,入里化热,郁阻于肺,肺失宣讲,有痰,金实不鸣,见声音哑;脾为肺母,病程日久,子病及母,脾虚生痰;邪不得解,侵犯少阳,阳气内郁,不得外达,气郁化热,见痰色黄、寐欠安。故治疗上先治其标,初诊时以和解少阳、清泻肺热为主。方选小柴胡汤合泻白散加减。其中柴胡疏畅气机,升发阳气,透邪外出,清除郁热;黄芩清泄肺胃肝胆之热,党参补虚健脾,法半夏燥湿化痰,桑白皮、地骨皮为泻白散主要,清泻肺热,姜、枣、草调和诸药;复诊时表邪已解,脾虚不足,而“百病皆由痰作祟”,故以补中益气为法补气健脾,并用二陈加减燥湿化痰,去当归之辛温,是以防过于温润而致肝阳升发。本方虽药味简单,但方简力宏,治病求本,反映孙师治病求本之心。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阳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