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疮
日期:2020-06-15 来源:龙岩市第二医院 编辑:黄哲明

患者姓名:江某            性别:女        出生日期:64岁

就诊日期:2020年3月17日   初诊            发病节气:

主诉:舌边溃疡疼痛1天。

现病史:患者1天前饮食辛辣后出现舌边小溃疡3个,色鲜红,持续性疼痛,使用“西瓜霜喷雾剂”后溃疡疼痛未见好转。今晨舌尖新生2个细小溃疡,形状同前,疼痛甚则影响进食,遂慕名来诊。平素时见腰痠,口干、口苦,饮水不解,失眠等。辰下:舌边数个细小溃疡,伴疼痛,口干、口苦,腰酸,纳差,失眠,尿频、尿急,大便尚可。

既往史:素体健康,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及家族遗传病史。

过敏史: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

体格检查:神清语利,形体消瘦,皮肤粘膜无明显黄染,全身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咽红,双侧扁桃体无肿大,口腔黏膜可见溃疡点,舌系带前大小约0.3cm×0.2cm;心肺腹查体未见明显异常。舌质红,苔薄白,脉沉弦。

辅助检查:血常规:未见明显异常。

中医诊断:口疮

证候诊断:上热下虚

西医诊断:溃疡性口腔炎。 

   法:辛开苦降,清上温下。

   方:半夏泻心汤加减。

姜半夏12g,黄连3g,黄芩9g,砂仁6g(后入),干姜9g ,竹叶9g,牡蛎30g(先煎),炒枣仁15g,麦芽12g,黄芪20g,白茅根12g,×7剂,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早晚饭后温服。嘱其清淡饮食,多饮水,多食蔬菜水果,少食煎炸、油腻、寒凉、辛辣之品。

二诊(2020年3月24日):患者诉舌疮止,口干口苦明显缓解,腰酸稍缓解,胃纳一般,夜寐一般,尿急痛,舌淡苔白,脉沉。上方去干姜、竹叶,加瞿麦12g、芡实12g。七剂,煎服法同前。

半年后电话随访,舌疮未见复发。

心得体会:

舌疮,又名红点舌,坐风舌,是指舌体表面溃破,出现一个或多个细小溃疡,并伴有疼痛的病证。《疡医大全》卷十五云:“咽喉有肿兼舌上生疮,此心经受热也。邪热存心日久,则为喉闭,余毒在心,则舌生疮也。”历代医家认为本病多由外感六淫、饮食失节或情志郁结等因,导致心脾积热、脾胃不和或肝肾阴虚火旺而发病。

本案患者舌边细小、鲜红溃疡,伴疼痛,可诊为“舌疮”无疑。患者年老,脾胃运化失职,又有饮食不节,致心脾积热,循经上炎而致舌疮;火热之邪煎灼津液,故口干、口苦;火热扰及心神,则失眠;脾胃运化失职,则纳差;年老气虚,不能耐劳,故见腰痠;心火偏盛,移热小肠,则尿频、尿急;舌质红,苔薄白,脉沉弦亦为心脾积热之象。

孙师认为本病并非单纯的虚证或实证,而是虚实夹杂、寒热错杂,故治应以“和法”为基本大法,使各脏腑各司其职,则火不易生而自灭。故予半夏泻心汤加减,该方辛开苦降、寒热并用,善治寒热并见、虚实夹杂证,是“和法”的代表方,与本案病机甚是贴切。方中黄芩、黄连苦寒燥湿以清热;干姜、半夏辛温开结以散寒;四药相伍 ,寒热互用以和其阴阳,苦辛并进以调其升降,补泻兼施以顾其虚实。另加黄芪健脾补气强身;砂仁行气化湿,温暖脾土,与干姜、半夏同用助复脾运,使阴阳调和、气机升降如常。竹叶清热除烦,牡蛎益阴潜阳、重镇安神,炒枣仁宁心安神,三药共复心神,以助睡眠。白茅根利尿通淋,麦芽健脾开胃、护胃生津。诸药合用,阴阳平和,火热不生,而病愈矣。

二诊患者舌疮止,口干口苦明显缓解,腰酸稍缓解,胃纳一般,夜寐一般,此热邪去,脾胃之气渐复,阴液渐充之故。效不更方,仍予半夏泻心汤加减巩固疗效。去干姜以防辛温太过,热邪复生;去竹叶以防寒凉太过,反伤阳气。尿急痛,加瞿麦利尿通淋、芡实益肾健脾。

复嘱患者清淡饮食,多饮水,多食蔬菜水果,少食煎炸、油腻、寒凉、辛辣之品,保持口腔卫生及大便通畅,调畅情志,避免过于劳累。在准确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合理调护,多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上一篇:咳嗽
下一篇: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