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
日期:2019-06-18 来源:龙岩市第二医院 编辑:黄哲明

患者姓名:;沈某          性别:                出生日期:

就诊日期:2018.11.13          初诊、复诊            发病节气:

 

 

主诉:咳嗽1月余。

现病史:患者1月余反复咳嗽,5天前因淋雨后咳嗽加重,伴见痰量较前增多,白色质黏,晨起尤甚,咳时可伴见汗出。曾服用抗生素消炎、甘草片等止咳化痰药后未见明显好转。详细询问病史,患者平素嗜食生冷,每日均进食冰激凌且喜饮用凉水。刻下症见:咳嗽,咳声低微,痰多色白质黏,体态虚胖,面色少华,胸脘痞闷,时有腹中疼痛,神疲乏力,纳差,大便时有溏薄,舌淡红,苔白腻,脉滑。

既往史:慢性乙型肝炎病史,服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及家族遗传病史。

过敏史: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

体格检查:神志清,面略黄,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腹平软,移动浊音阴性,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无叩痛。舌淡红,苔白腻,脉滑。

辅助检查:(2018.11)肝功正常,腹部彩超:肝实质回声密集,余未见异常。胸部X线提示:双肺纹理增粗,其他检查均无明显异常。

中医诊断:咳嗽

证候诊断:肺脾气虚,痰湿中阻

西医诊断:1. 急性支气管炎2.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法:健脾益气,化痰止咳

   方:参苓白术散加减

    莲子15g,薏苡仁30g,砂仁6g(后下),桔梗15g,扁豆20g,茯苓15g,党参30g,炙甘草6g,白术15g,山药20g,芥子9g,干姜9g,木香10g,浙贝母15g,海螵蛸10g,每日1剂,水煎服,浓煎至150mL,每日2次,服药1周。

二诊: 患者咳嗽症状较前明显缓解,痰量减少,食欲亦有所增加,精神好转,乏力倦怠等症状均逐渐好转。为防止温燥太过,伤及阴液,上方去芥子及干姜,再服用7剂。

三诊:咳嗽咳痰症状基本消失,其余症状均明显好转,守上方连服2周调养巩固之用,后未发作。

心得体会:

《素问·咳论》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患者咳嗽,痰多色白质黏,同时可见体态虚胖、乏力倦怠、大便时溏等症状,此皆为脾气不足之象。脾主运化,除能将水谷精微吸收输布至全身外,同时也有运化水湿的功能。脾失健运则运化无权,致使水聚痰生。可见脾虚痰湿咳嗽的根本病机为脾虚生痰生湿,痰湿蕴肺。肺属金,脾属土,根据五行理论,肺为脾之子,脾为肺之母,二者在病理生理上联系密切。《灵枢·经脉》曰“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二者“同气相求,同声相应”。肺脾两脏经脉均属太阴,肺之经气源于母脏脾。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脾虚则水谷精微不能很好地转化为气血为人体所用,而易变生为痰湿留贮于体内,也易生湿生痰,因此治疗时止咳化痰与健脾补脾并重,且当以健脾补脾为主,止咳化痰为辅。原方中党参、茯苓、白术三药合用,意在健脾益气,兼以渗湿;山药、莲子肉助君药增强补脾益气之功;白扁豆、薏苡仁助茯苓、白术渗湿;砂仁醒脾且兼以化湿;桔梗宣肺气,载药上行,是为培土生金之意。脾气虚衰,无权运化,生化乏源,久则母病及子肺气随之衰弱;肺病日久,子盗母气,脾气亦虚;脾虚则化湿无力,肺虚则清肃无能,故脾生之痰上贮于肺,出现咳嗽咳痰等一系列肺脾气虚之证。患者长期进食冷饮,寒凉伤及中焦脾胃,故加用芥子、干姜以温中散寒、温肺化饮;浙贝母、海螵蛸二药合用以制酸止痛。《医宗必读》有云:“虽喘嗽不宁,但以补脾为急……脾有生肺之能……土旺而金生。”治疗宜用培土生金之法,选用参苓白术散健脾益肺。参苓白术散温而不燥,补而不腻,既可健脾益气,又有除湿化痰止咳之功,可祛已有之痰,又能杜绝生痰之源,标本同治,故能显效。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