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热
日期:2020-02-03 来源:龙岩市第二医院 编辑:黄哲明

患者姓名:唐某某             性别:       出生日期:10岁

就诊日期:2019年6月10日     初诊           发病节气:

主诉:反复发热5天。

现病史:患儿于5天前无诱因出现发热,最高体温达40.0℃,伴咽痛,无鼻塞、流涕,无咳嗽、咳痰,无呕吐,予服药(具体欠详),体温反复,夜间热峰高,故转诊我院门诊,要求中医治疗。辰下:发热,咽痛,大便稀溏,每日2次,纳差,寐欠安,小便正常。

既往史:素体健康,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及家族遗传病史。

过敏史: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

体格检查:T 39.5℃,神清,精神稍倦,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全身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咽充血,双侧扁桃体Ⅱ°肿大,未见脓点,双肺呼吸音稍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律齐,无杂音,服软,肝脾未触及,无压痛、反跳痛。舌红苔厚腻,相对缓脉。

辅助检查:血常规+CRP、肥达氏反应、外斐氏反应及肝功能检查:大致正常。

中医诊断:外感发热

证候诊断:湿热证。

西医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法:清热利湿。

   方:三仁汤加减

苦杏仁10g,白豆蔻3g,薏苡仁20g,滑石10g,通草3g,厚朴9g,淡竹叶6g,连翘10g,牛蒡子10g,甘草3g×2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温服。

复诊(2019年6月11日):服中药后热可降至正常,但胸前皮肤可见皮疹,故予停药后午后又见发热,伴头痛、头晕,无恶心呕吐,大便未解。查体:T 38.0℃,胸前皮肤可见片状粟粒样皮疹,无瘙痒脱屑,余查体同前。舌红苔薄黄,脉浮细数。予疏风清热解毒为大法,方选银翘散加味:金银花10g,连翘6g,淡竹叶6g,荆芥6g,薄荷6g,淡豆豉6g,通草3g,牛蒡子10g,蝉蜕6g,生地黄10g,赤芍6g,紫草6g,牡丹皮6,生石膏15g,甘草3g,×3剂,煎服法同前。后随访热退,诸症消除。

心得体会:

外感发热是儿童常见疾病之一,本例患者症状反复,缠绵难愈。时值初夏时节,天气炎热,且闽西地区为山区,易致湿热伏内;腠理开泄,骤入凉室,外邪犯表,内外合邪,酿成湿温。卫阳为湿邪遏阻,清气不升,清窍失养,则见头重、精神疲乏;湿热内扰,上犯于肺,壅滞咽部见压痛;湿热缠绵不易分解,故汗出热不解;湿热蕴于中焦,困扰脾阳,运化失司,气机不畅,则见食欲不振;湿热下注,熏蒸下焦,气机失调,则大便粘腻不爽;热扰心神,故心烦、眠差。结合舌脉,辨证当属湿热证。故治疗之法,当以宣畅气机、清热利湿。孙师投以三仁汤加减治之。方中杏仁善疏利开通,降逆而止咳,消肿而润燥,调理气分之郁,宣利上焦肺气,气行则湿化;白蔻仁辛温,芳香化湿,行气宽中,宣畅脾胃,转枢中焦,运化水湿;薏苡仁甘淡性寒,渗湿利水而健脾,使湿热从下焦而去;三者合用,名为“三仁”,宣发肺气以开水源,燥湿化浊以复脾运,淡渗利湿以疏水道,使气机宣畅,湿祛热清。湿热交阻,下焦水道不利,宜清宜利,而且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故配伍滑石、通草甘寒,淡渗利水除湿,加强君药利湿清热之功,厚朴行气化湿,淡竹叶、连翘清热除烦,牛蒡子清热利咽,甘草调和。全方宣上、畅中、渗下,使水湿分消走泄,气畅湿行,暑解热清,三焦通畅。二诊患者药后热峰下降,伴见头痛、头晕等湿热上扰之证,考虑湿祛热未除,故在上方清理湿热之上加银翘散加强疏风清热解表之药,疗效甚佳。药后诸症得除,湿热得解。


上一篇:水痘
下一篇:咽部不适